189 8069 5689

linux制作母盘的命令,怎么制作母盘

详细讲解做母盘

系统备份

创新互联建站专注于大通企业网站建设,响应式网站建设,商城网站建设。大通网站建设公司,为大通等地区提供建站服务。全流程按需规划网站,专业设计,全程项目跟踪,创新互联建站专业和态度为您提供的服务

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方式。在菜单中点击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3个子项,其中Disk表示备份整个硬盘(即克隆)、Partition表示备份硬盘的单个分区、Check表示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时具有实用价值。

选Local→Partition→To Image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进入窗口,选择要操作的分区(若没有鼠标,可用键盘进行操作:TAB键进行切换,回车键进行确认,方向键进行选择)。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GHO的后缀名。

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3个选择:No表示不压缩,Fast表示压缩比例小而执行备份速度较快,High就是压缩比例高但执行备份速度相当慢。最后选择Yes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硬盘的备份。Ghost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的文件以GHO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系统克隆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Yes开始执行。

Ghost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标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数据内容装下。

Ghost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源硬盘上,这对安装多个系统很方便。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

系统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而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

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界面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Yes按钮即可。

软件特性

存贮介质

Ghost 2001支持的存储介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支持对等LPT接口、对等USB接口、对等TCP/IP接口、SCSI磁带机、便携式设备(JAZ、ZIP、MO等)、光盘刻录机(CDR、CDRW)等。而这些特性不需要任何外带的驱动程序和软件,只需一张软盘就可以做到!特别是对光盘刻录机的支持,如今的刻录机和空白光盘都十分便宜,非常适合作备份的用途。

兼容性

Ghost 2001对现有的操作系统都有良好的支持,包括FAT16、FAT32、NTFS、HPFS、UNIX、NOVELL等文件存储格式。同以前版本不同的是,Ghost 2001加入了对Linux EX2的支持(FIFO文件存储格式),这也就意味着Linux的用户也可以用Ghost来备份系统了。

配套软件支持

Ghost浏览器:在以前的Ghost版本中,我们只能对系统进行简单的备份、复制、还原,要恢复单个的文件和文件夹还要使用外带的GhostEXP软件。现在,Symantec公司已经将Ghost浏览器整合在软件中。Ghost浏览器采用类似于资源管理器的界面,通过它,我们可以方便迅速地在备份包中找出我们想要的文件和文件夹并还原。

Gdisk:Gdisk是一个新加入的实用工具,它彻底取代了FDisk和Format:

* 快速格式化。

* 隐藏和显示分区的能力。此功能允许一个以上的主DOS分区,并且每个分区上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版本。隐藏分区的能力使计算机习惯于引导到选定的可引导分区,忽略其他隐藏分区中相同操作系统的安装。

* 全面的分区报告。

* 高度安全的磁盘擦除。提供符合美国国防部标准和更高安全标准的磁盘擦除选项。

和使用交互式菜单的FDisk不同,GDisk是由命令行驱动的。这提供了更快的配置磁盘分区和在批处理文件中定义GDisk操作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几十个参数会令普通用户头疼,因此笔者不推荐一般用户使用,Symantec公司也应该推出相应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控制台以方便用户使用。具体的参数说明可以用命令行gdisk/?了解。

Live Update

Live Update是Symantec公司软件的一个通用升级程序,它能够检查当前系统中已安装的Symantec软件,并且通过英特网对软件进行在线升级。

在安装Ghost 2001时,安装程序自动升级了Live Update程序的版本。

附加的命令行参数:(限Ghost的无人备份/恢复/复制)

其实Ghost 2001的功能远远不止它主程序中显示的那些,Ghost可以在其启动的命令行中添加众多参数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命令行参数在使用时颇为复杂,不过我们可以制作批处理文件,从而“一劳永逸”(类似于无人安装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用的参数(了解更加详细的参数介绍可查看Ghost的帮助文件)。

1.-rb

本次Ghost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重启。这样,在复制系统时就可以放心离开了。

2.-fx

本次Ghost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回到DOS提示符。

3.-sure

对所有要求确认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此参数有一定危险性,只建议高级用户使用。

4.-fro

如果源分区发现坏簇,则略过提示强制拷贝。此参数可用于试着挽救硬盘坏道中的数据。

5.@filename

在filename中指定txt文件。txt文件中为Ghost的附加参数,这样做可以不受DOS命令行150个字符的限制。

6.-f32

将源FAT16分区拷贝后转换成FAT32(前提是目标分区不小于2G)。WinNT 4和Windows95、97用户慎用。

7.-bootcd

当直接向光盘中备份文件时,此选项可以使光盘变成可引导。此过程需要放入启动盘。

8.-fatlimit

将NT的FAT16分区限制在2G。此参数在复制Windows NT分区,且不想使用64k/簇的FAT16时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参数。当空间不足时提示复制到另一个分区的另一个备份包。

10.-auto

分卷拷贝时不提示就自动赋予一个文件名继续执行。

11.-crcignore

忽略备份包中的CRC ERROR。除非需要抢救备份包中的数据,否则不要使用此参数,以防数据错误。

12.-ia

全部映像。Ghost会对硬盘上所有的分区逐个进行备份。

13.-ial

全部映像,类似于-ia参数,对Linux分区逐个进行备份。

14.-id

全部映像。类似于-ia参数,但包含分区的引导信息。

15.-quiet

操作过程中禁止状态更新和用户干预。

16.-script

可以执行多个Ghost命令行。命令行存放在指定的文件中。

17.-span

启用映像文件的跨卷功能。

18.-split=x

将备份包划分成多个分卷,每个分卷的大小为x兆。这个功能非常实用,用于大型备份包复制到移动式存储设备上,例如将一个1.9G的备份包复制到3张刻录盘上。

19.-z

将磁盘或分区上的内容保存到映像文件时进行压缩。-z或-z1为低压缩率(快速);-z2为高压缩率(中速);-z3至-z9压缩率依次增大(速度依次减慢)。

20.-clone

这是实现Ghost无人备份/恢复的核心参数。使用语法为:

-clone,MODE=(operation),SRC=(source),DST=(destination),[SZE(size),SZE(size)......]

此参数行较为复杂,且各参数之间不能含有空格。 其中operation意为操作类型,值可取:copy:磁盘到磁盘;load:文件到磁盘;dump:磁盘到文件;pcopy:分区到分区;pload:文件到分区;pdump:分区到文件。

Source意为操作源,值可取:驱动器号,从1开始;或者为文件名,需要写绝对路径。

Destination意为目标位置,值可取:驱动器号,从1开始;或者为文件名,需要写绝对路径;@CDx,刻录机,x表示刻录机的驱动器号,从1开始。

下面举例说明

命令行参数:ghostpe.exe -clone,mode=copy,src=1,dst=2

完成操作:将本地磁盘1复制到本地磁盘2。

命令行参数:ghostpe.exe -clone,mode=pcopy,src=1:2,dst=2:1

完成操作:将本地磁盘1上的第二分区复制到本地磁盘2的第一分区。

命令行参数:ghostpe.exe-clone,mode=load,src=g:\3prtdisk.gho,dst=1,sze1=450M,sze2=1599M,sze3=2047M

完成操作:从映像文件装载磁盘1,并将第一个分区的大小调整为450MB,第二个调整为1599MB,第三个调整为2047MB。

命令行参数:ghostpe.exe -clone,mode=pdump,src2:1:4:6,dst=d:\prt246.gho

完成操作:创建仅具有选定分区的映像文件。从磁盘2上选择分区1、4、6。

了解了这些参数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实现Ghost的无人备份/复制/恢复了。冲杯咖啡吧。

注意事项

1.在备份系统时,单个的备份文件最好不要超过2GB。

2.在备份系统前,最好将一些无用的文件删除以减少Ghost文件的体积。通常无用的文件有:Windows的临时文件夹、IE临时文件夹、Windows的内存交换文件。这些文件通常要占去100多兆硬盘空间。

3.在备份系统前,整理目标盘和源盘,以加快备份速度。

4.在备份系统前及恢复系统前,最好检查一下目标盘和源盘,纠正磁盘错误。

5.在恢复系统时,最好先检查一下要恢复的目标盘是否有重要的文件还未转移,千万不要等硬盘信息被覆盖后才后悔莫及啊。

6.在选择压缩率时,建议不要选择最高压缩率,因为最高压缩率非常耗时,而压缩率又没有明显的提高。

7.在新安装了软件和硬件后,最好重新制作映像文件,否则很可能在恢复后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总结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谁又能保证自己的计算机不出任何问题呢?当然,我们可以在出现问题后,通过各种方法查找故障,运用种种“大法”使系统恢复正常,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将是上述方法的数十倍,有时还不一定奏效。Ghost 2001是个人电脑中一款不可多得的备份/还原工具,其“短小的身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功能。从Ghost各版本的更新状况来看,Ghost正在不断地扩充自身的功能、拓展自身适应的环境(各种操作系统和文件存储格式),并向磁盘顾问的方向发展(包括分区、多重引导、安全格式化、修复错误等)。未来的Ghost将会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资料:

linux下硬盘如何分区 且不破坏原来的文件

使用 fdisk 命令来分区,从空闲磁盘空间里进行分区,这样就不会破坏原来的文件。

如何用linux的dd命令制作windows的u盘启动盘?

linux dd命令[用于制作U盘启动盘的神奇的命令]linux dd命令刻录启动U盘详解dd命令做usb启动盘十分方便,只须:sudo

dd if=xxx.iso of=/dev/sdb bs=1M

用以上命令前必须卸载u盘,sdb是你的u盘,bs=1M是块的大小,后面的数值大,写的速度相对块一点,但也不是无限的,我一般选2M,注意,执行命令后很块完成,但u盘还在闪,等不闪了,安全移除。

注意:你的镜像需要支持dd命令。

dd命令的解释。

定义

dd是Linux/UNIX 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参数

1. if=文件名:输入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入。即指定源文件。 if=input file

2. of=文件名:输出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出。即指定目的文件。 of=output file

3. ibs=bytes:一次读入bytes个字节,即指定一个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obs=bytes:一次输出bytes个字节,即指定一个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bs=bytes:同时设置读入/输出的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4. cbs=bytes:一次转换bytes个字节,即指定转换缓冲区大小。

5. skip=blocks:从输入文件开头跳过blocks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6. seek=blocks:从输出文件开头跳过blocks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注意:通常只用当输出文件是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即备份到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

7. count=blocks:仅拷贝blocks个块,块大小等于ibs指定的字节数。

8. conv=conversion:用指定的参数转换文件。

ascii:转换ebcdic为ascii

ebcdic:转换ascii为ebcdic

ibm:转换ascii为alternate ebcdic

block:把每一行转换为长度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使每一行的长度都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把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字符

ucase:把小写字符转换为大写字符

swab:交换输入的每对字节

noerror:出错时不停止

notrunc:不截短输出文件

sync:将每个输入块填充到ibs个字节,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补齐。

编辑本段dd应用实例。

1.将本地的/dev/hdb整盘备份到/dev/hdd

dd if=/dev/hdb of=/dev/hdd

2.将/dev/hdb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

dd if=/dev/hdb of=/root/image

3.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dd if=/root/image of=/dev/hdb

4.备份/dev/hdb全盘数据,并利用gzip工具进行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

dd if=/dev/hdb | gzip /root/image.gz

5.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root/image.gz | dd of=/dev/hdb

6.备份磁盘开始的512个字节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dd if=/dev/hda of=/root/image count=1 bs=512

count=1指仅拷贝一个块;bs=512指块大小为512个字节。

恢复:dd if=/root/image of=/dev/hda

7.备份软盘

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即块大小为1.44M)

8.拷贝内存内容到硬盘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指定块大小为1k)

9.拷贝光盘内容到指定文件夹,并保存为cd.iso文件

dd if=/dev/cdrom(hdc) of=/root/cd.iso

10.增加swap分区文件大小

第一步:创建一个大小为256M的文件: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第二步:把这个文件变成swap文件:

mkswap /swapfile

第三步:启用这个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第四步:编辑/etc/fstab文件,使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加载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

11.销毁磁盘数据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注意: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

12.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通过以上两个命令输出的命令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出硬盘的读、写速度。

13.确定硬盘的最佳块大小: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通过比较以上命令输出中所显示的命令执行时间,即可确定系统最佳的块大小。

14.修复硬盘

dd if=/dev/sda of=/dev/sda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magnetic fluxpoint。当磁头读到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I/O错误。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可能导致硬盘报废。上边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据起死回生。且这个过程是安全,高效的。

Linux系统中进行磁盘管理的常用命令有哪些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命令

fdisk:磁盘分区工具

partprobe:更新内核的硬盘分区表信息

tune2fs:调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统参数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

mkfs:创建Linux文件系统

dumpe2fs:导出ext2/ext3/ext4文件系统信息

resize2fs:调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统大小

fsck:检查并修复Linux文件系统

dd:转换或复制文件

mount:挂载文件系统

umount:卸载文件系统

df:报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mkswap:创建交换分区

swapon:激活交换分区

swapoff:关闭交换分区

sync:刷新文件系统缓冲区

在LINUX系统中,分区与格式化硬盘的命令是什么?

Linux下常用的分区工具:

fdisk/sfdisk:命令行工具,各种版本和环境都能使用,包含在软件包util-linux中

diskdruid:图形化分区工具,只能在安装REDHAT系统时使用。

第一步:fdisk

[root@novice ~]# fdisk -l /dev/sdb

Disk /dev/sdb: 254 MB, 254017536 bytes

8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6 cylinders, total 4961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root@novice ~]# fdisk /dev/sdb

Command (m for help): #在输入上面的命令后会出现左边的提示,输入m就会得到一个帮助菜单,如下:

Command (m for help): m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help虽然是英文的,可都很简单,在这里不再解释。

#现在,我们正式开始分区的操作:

Command (m for help): n #新建分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e/p分别对应扩展分区 /主分区;我们先分四个主分区,每个50M;然后再来增加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看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嘿嘿。

p #分区类型为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分区号,在这里我们依次选择1、2、3、4

First sector (2048-496127, default 2048): #指定分区的起始扇区,一般默认,按enter键即可。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48-496127, default 496127): +50M #指定分区的终止扇区,根据前面的提示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选择+sectors 或 +size{K,M,G}

Command (m for help): p #用p打印出已建好的分区列表

Disk /dev/sdb: 254 MB, 254017536 bytes

8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6 cylinders, total 4961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447 51200 83 Linux

#剩下的三个分区的建立操作同上

#分好四个主分区后的情况如下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254 MB, 254017536 bytes

8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6 cylinders, total 4961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447 51200 83 Linux

/dev/sdb2 104448 206847 51200 83 Linux

/dev/sdb3 206848 309247 51200 83 Linux

/dev/sdb4 309248 309298 25+ 83 Linux

#已经建好四个主分区啦,现在我们来看看如果再建主分区或是扩展分区的话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ommand (m for help): n

You must delete some partition and add an extended partition first

#看到了吧,不能再建分区啦!要再建分区的话必须删除some分区,再新建一个扩展分区才行。

#现在,我们删掉一个主分区,来新建扩展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d #删除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4 #选择要删除分区的分区号,我们选第四个

Command (m for help): p #打印,如下,四个分区变成了三个!

Disk /dev/sdb: 254 MB, 254017536 bytes

8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6 cylinders, total 4961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447 51200 83 Linux

/dev/sdb2 104448 206847 51200 83 Linux

/dev/sdb3 206848 309247 51200 83 Linux

#新建一个扩展分区

#如果在没有建满三个主分的区的情况下建立扩展分区,相关选项会有些不同。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e

Selected partition 4

First sector (309248-496127, default 309248): #enter,默认

Using default value 3092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309248-496127, default 496127): #enter,默认,使用剩余空间

Using default value 496127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254 MB, 254017536 bytes

8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6 cylinders, total 4961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447 51200 83 Linux

/dev/sdb2 104448 206847 51200 83 Linux

/dev/sdb3 206848 309247 51200 83 Linux

/dev/sdb4 309248 496127 93440 5 Extended

#接下来,我们在新建的扩展分区里再新建两个逻辑分区,因为已经有了三个主分区,这里不会再显示是建立逻辑分区还是主分区的提示!

Command (m for help): n

First sector (311296-496127, default 311296): #enter

Using default value 311296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311296-496127, default 496127): +50M

Command (m for help): n

First sector (415744-496127, default 415744): #enter

Using default value 415744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415744-496127, default 496127): #enter

Using default value 496127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b: 254 MB, 254017536 bytes

8 heads, 61 sectors/track, 1016 cylinders, total 496128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447 51200 83 Linux

/dev/sdb2 104448 206847 51200 83 Linux

/dev/sdb3 206848 309247 51200 83 Linux

/dev/sdb4 309248 496127 93440 5 Extended

/dev/sdb5 311296 413695 51200 83 Linux

/dev/sdb6 415744 496127 40192 83 Linux

#上面的列表,就是我们今天分区的成果啦!接下来保存退出,重启计算机,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mkfs操作啦!如果忘记了相关的操作命令,记得按m!!!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另:在建好分区后,我们还可以更改相关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

#如,我们要把第二个主分区改成Linux下的交换分区,操作如下

Command (m for help): t #更改文件系统类型

Partition number (1-6): 2 #选择第二个分区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L #选择要更改的文件系统编码,可以按L来查看相关编码信息。

0 Empty 24 NEC DOS 81 Minix / old Lin bf Solaris

1 FAT12 39 Plan 9 82 Linux swap / So c1 DRDOS/sec (FAT-

2 XENIX root 3c PartitionMagic 83 Linux c4 DRDOS/sec (FAT-

3 XENIX usr 40 Venix 80286 84 OS/2 hidden C: c6 DRDOS/sec (FAT-

............

16 Hidden FAT16 64 Novell Netware af HFS / HFS+ fb VMware VMFS

17 Hidden HPFS/NTF 65 Novell Netware b7 BSDI fs fc VMware VMKCORE

18 AST SmartSleep 70 DiskSecure Mult b8 BSDI swap fd Linux raid auto

1b Hidden W95 FAT3 75 PC/IX bb Boot Wizard hid fe LANstep

1c Hidden W95 FAT3 80 Old Minix be Solaris boot ff BBT

1e Hidden W95 FAT1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82 #查找到linux swap的编码为82

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2 to 82 (Linux swap / Solaris)

Command (m for help): p

..............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4447 51200 83 Linux

/dev/sdb2 104448 206847 5120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b3 206848 309247 51200 83 Linux

/dev/sdb4 309248 496127 93440 5 Extended

/dev/sdb5 311296 413695 51200 83 Linux

/dev/sdb6 415744 496127 40192 83 Linux

#最后别忘了保存!如果你须要的话!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逻辑分区只能建立在扩展分区上!

第二步:mkfs(mkfs时分区的格式最好与fdisk设定的分区格式一致,不然.......)

mkfs支持ext2 ext3 vfa msdos jfs reiserfs等文件系统。

用法1:mkfs -t

例: mkfs -t ext3 /dev/sdb2

用法2:mkfs.

例:mkfs,vfat /dev/sdb3

mke2fs支持ext2/ext3文件系统

用法:mke2fs [-j]

例:mke2fs -j /dev/sdb5

# 更多更具体的用法请参照相关命令的man手册

下面,接着实验:

例一

[root@novice ~]# mkfs -t ext3 /dev/sdb1

mke2fs 1.41.12 (17-May-2010)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1024 (log=0)

Fragment size=1024 (log=0)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12824 inodes, 51200 blocks

2560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1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2428800

7 block groups

8192 blocks per group,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

183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8193, 24577, 40961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4096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4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第三部:挂载

挂载:mount

例:mount /dev/sdb1 /mnt /sdb1

卸载:umonut

例:umount /dev/sdb1


当前名称:linux制作母盘的命令,怎么制作母盘
文章源于:http://cdxtjz.com/article/dsiseoc.html

其他资讯